2020年,建筑業大事不斷,業內人士遍嘗欣喜、憂慮、振奮滋味。令人欣喜的是,行業總體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令人憂慮的是,行業發展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企業轉型之路并不平坦;令人振奮的是,建筑業支柱產業地位鞏固,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對行業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在此,在梳理回顧過去一年建筑業改革足跡的同時,也為行業未來發展作了一次全景式展望。2021年建筑業發展方向展望!
第一、秩序統一開放的建筑,市場有望建立。
2020 年9月1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在聽取某央企談到為了在各地區投標而注冊了200多個“空殼”子公司后,對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建筑市場應該是統一的市場,不能搞地方分割!”
9月2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于推動建筑市場統一開放的若干規定》的通知,明確要求地方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在建筑企業跨省承攬業務監督管理工作中,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直接或變相實行地方保護。
由此可以看出,地方保護相關政策實質是在變相鼓勵建筑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地方保護使本地企業占據一定的優勢,真正有實力的建筑企業卻被淘汰,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這對整個建筑市場的良性發展形成了致命的打擊。地方保護不僅使工程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障,而且使本土企業失去了充分競爭的機會,成長空間縮小。同時,地方保護必然導致腐敗的滋生,“工程建起來,干部倒下去”的事件已屢見不鮮。《關于推動建筑市場統一開放的若干規定》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后,將對建筑市場良好秩序的營造產生重要的影響,也將為行業持續、快速發展掃清障礙。
第二,“營改增”試點延遲利好建筑業。
按國家規定,建筑業“營改增”將隨著2020年的結束順利實施。實際上,在財政部有關領導講話中可以看到,建筑業“營改增”推進的措詞從“完成”到“力爭完成”再到“適時納入”,最后是“抓緊推進”。2020年12月28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提出2021年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
毫無疑問,“營改增”在建筑業內的探討已持續很長時間。根據各大協會、企業及相關組織測算,建筑業“營改增”采用11%的稅率后,稅負將大大增加,可能會導致整個行業的“破產”。建筑業“營改增”涉及建筑企業經營模式、組織架構、投標、采購、合同管理、財務管理等各個方面,考慮到建筑行業發展現狀,理論測算與實際偏差過大,達不到“營改增”為企業減負的目的。
“營改增”試點延后,未來政策可能會向建筑業傾斜,對建筑業長遠發展有利,也為行業規范管理、與試點更好對接爭取了有利的時間。
第三,生存央企實力不斷提升,民企生存空間待拓展。
2020 年,全國新增特級資質企業35家,全國特級資質企業總數達到333家,特級資質項總數為368個。2020年,大量中央企業在原有特級資質項基礎上進行增項申請,全國新增了21家雙特級企業。這些增項多為央企申請并獲批,大量央企在原有特級資質項基礎上進行增項申請的現象出現井噴。
對建筑企業而言,獲得特級資質,意味著企業核心競爭力本質上的增強、經營范圍數量級的提升、生存空間膨脹式擴大;對建筑行業而言,資質等級分布的變化趨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行業的發展趨勢。
從 2020年新增特級資質企業來看,除11家新申請的特級資質外,央企中還有21家已經擁有了特級資質企業進行了其他特級資質類別的增項,新增資質項總數 27項,占比超50%。這一方面說明央企的實力仍領跑民企,另一方面也說明央企在新常態下,也在不斷開拓新的專業領域、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在建筑市場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民營建筑企業若想取得更好的成長,必須在差異化發展道路上尋求更多的突破。
在新常態下,建筑業粗放型發展模式式微,企業在人才、管理、資金和品牌等方面的實力成為競爭獲勝的關鍵。如果企業在資質辦理上有其他疑問歡迎咨詢湖南建筑資質代辦公司-小凱企服。小凱企服從事建筑資質代辦行業十年,擁有豐富的代辦經驗,可以更好更快的辦理好建筑資質喔。
以上文章源于小凱企服(www.58683.cn)一家專注湖南資質代辦公司,資質新申辦,資質升級,資質增項的企業,原創文轉載請注明出處。歡迎來電咨詢:189-0075-3210,小凱就是服務。
聯系我們
座機:0731-85773759
聶工:18900753210
易工:18142602999
地址:長沙市芙蓉區萬家麗中路旺德府大廈19層
行業資訊